新闻中心
新闻资讯 News center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
制定质量促进法提升食品安全

  作为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的发明人,全国人大代表、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对食品安全看得比什么都重。3月6日,在接受《法制日报》记者采访时,陈泽民提出了尽快制定质量促进法的建议,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打造食品领域的质量强国。

  陈泽民认为,我国已有的与质量相关的法律已达11部,包括产品质量法、食品安全法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、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,但这些法律制度主要关注质量安全,偏重于对质量问题的政府管理,忽视了企业、消费者、社会组织和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在质量治理中的作用。政府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同时,更要注重质量发展,把质量提升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内生动力,从根本上提升全民质量意识,建设质量强国,打造“中国制造”新形象。

  “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。食品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,食品安全重于泰山。”陈泽民说,企业要时刻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,即使百年老店,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,就会毁于一旦。

  陈泽民50岁开始创业,发明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,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行业。如今,75岁的他已连续担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。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,他的议案、建议关注经济、关注民生,涉及食品安全、中小企业、教育、计划生育、三农、金融、环保等方面,达200多条。

  “我创业没那么复杂。有次我在上海出差,看见南京路上卖冰淇淋的生意很好。我想如果在郑州搞一个,生意肯定好。于是我向邻居借了15000元,为了感谢十一届三中全会,起名开了三全冷饮部,申请专利、注册商标。别人生产冰淇淋原料用食用明胶,我却用海藻酸钠代替,这小创新,让我3个月就连本带利还了账。”谈起创业经历,陈泽民说,一个作坊不在大小,关键看有没有创新,有创新别人就干不了。

  “我们生活在一个最美好的时代,只要有本事,你就可以尽情发挥才能,在这个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。”陈泽民感慨地说,“我下海创业目的很简单,就是想增加一点家庭的收入,改善一下家庭的生活。创新的动力也来自形势逼迫,企业怎么能够生存下去,要找出路、找新的产品,这就是动力所在。”

  陈泽民说:“我搞冷饮,夏天生产夹心冰淇淋,冬天不生产夹心冰淇淋的时候怎么办?十几个工人、闲置的设备怎么办,这就逼着我动脑筋、想办法,把这些工人、设备充分利用起来。一不小心,就发明了中国第一个速冻汤圆,而且速冻汤圆喧宾夺主后,冰淇淋我就不搞了,光速冻汤圆都忙不过来。从几个人的小作坊,到现在上万人的上市公司。”

  陈泽民认为,企业单枪匹马形成不了气候,抱团发展、产业集聚才能做大做强。如今,郑州38家企业都卖汤圆,而三全又占据了这个产业的老大位置。